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正文

刚过去的七夕,在河北省博物院邂逅了非遗

来源:河北日报    时间:2023-08-23 17:19:19

浪漫七夕 邂逅非遗

河北日报客户端讯(记者刘采萍)“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8月22日是我国传统节日七夕节,“相约七夕——非遗展演展示活动”在河北博物院非遗会客厅举办,为暑期“博物馆热”再添传统文化魅力。

该活动汇聚了昌黎民歌、井陉拉花、威县土布纺织、高阳民间染织等多项非遗项目。


(资料图片)

8月22日上午,威县土布纺织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陈爱国,一边熟练扬起一个小工具,将棉花棒缓缓拉成细线,一边与身边的观众互动。

陈爱国身边摆着一架土布织机。织机前坐着她的丈夫、威县土布纺织技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高庆海。高庆海被观众团团围住,有人好奇地问他:“这架织布机是不是比我们小时候家里用的小呀?” 

高庆海介绍,河北一带的织布机其实大同小异,长度都在1.4米—1.6米左右;展示的织布机看起来“变小了”,是因为它所处的空间是宽广的博物馆展厅,与旧时农村老屋带给人的视觉感受不一样。

听了他的解释,提问的人冲着高庆海比出一个点赞的手势,并说道:“以前只见过织布机,现在懂了不少织布的原理,真长知识!”

古老非遗,需要传承,更需要推广。高庆海和陈爱国夫妇是威县常屯乡王目村有名的土布纺织巧匠,今天两人联袂为前来参加活动的观众展示这项已有700多年历史的非遗技艺。此外,还有永清汉服传统制作技艺、定兴文彩绣、高阳民间染织技艺、霸州胜芳旗袍制作技艺等国家级或省级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在现场展示互动。

8月22日,河北博物院非遗会客厅内,威县土布纺织技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高庆海为观众讲解威县土布纺织技艺。河北日报、河北日报客户端记者刘采萍摄

在高阳民间染织技艺体验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田海涛用天然染料和传统技艺,现场为观众在手帕、布包、衣服和笔记本上,印染上一枚枚漂亮的“七夕鹊桥仙”印迹。许多观众得到这枚宝石蓝的“特别款”后,爱不释手,纷纷表示今天来得“太值了”。

8月22日,河北博物院非遗会客厅内,高阳民间染织技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田海涛为观众展示这项非遗技艺。河北日报、河北日报客户端记者刘采萍摄

当天下午,在河北博物院非遗会客厅的小舞台上,国家级非遗音乐、舞蹈和戏剧项目纷纷登台亮相。以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罗慧琴为代表的省内十余位非遗传承人,纷纷亮出绝学,回报观众的喝彩与掌声。

8月22日,河北博物院非遗会客厅小舞台上,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文化馆刘海民、刘亮棵等为观众表演国家级非遗音乐——河北鼓吹乐(永年)。河北日报、河北日报客户端记者刘采萍摄

农历七月初七是七夕节,又称乞巧节,从汉代普及至今。2006年,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据悉,本次“相约七夕”非遗展演展示活动由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河北省群众艺术馆(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河北博物院、河北新闻网承办。据了解,“乐享河北”非遗会客厅今年还将在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和国庆节等法定假日,举办特色鲜明的非遗活态技艺展演展示,为公众提供丰富的文化体验。

关注河北日报,了解更多权威资讯

X 关闭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15-2022 大众字画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14643号-14   联系邮箱: 905 14 41 07@qq.com